⑤高级需要的形成与满足的条件,要比低级需要更多、更高。
根据这一基本认识,马斯洛进一步提出了需要的5个层次,它们依次由低级到高级组成一个相互联系、依次递进的完整系列:生理需要、安全需要、归属与爱的需要、尊重需要、自我实现的需要。根据马斯洛的意见,只有前一个需要被满足之后,才有可能形成后一个更高级的需要。
马斯洛“需要层次”理论的贡献在于首次提出了人类存在“自我实现的需要”,并加以系统地阐述。马斯洛认为,人类有机体是自我导向的(self-directing),不仅具有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潜能,而且具有相应的内驱力(drive)。他曾系统地研究过他认为是“自我实现者(self-actualizer)”典范的一些著名历史人物,如林肯、爱因斯坦、亚当·斯密、罗斯福、弗洛伊德等,通过对这些人生平的研究,他最后归纳出“自我实现者”的下述特征:对信仰坚定,能坦诚地承认自己和接受他人,思想行动毫不做作,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,喜欢独处和安静,能独立自主,既不追求时尚也不墨守成规,对人类的生存条件表示同情并致力于人类的繁荣,仅与少数人形成了深厚的友情,具有民主的价值观,创造性强,超越环境而不是与环境对抗,常有“高峰体验(peak experiences)”表现为强烈兴奋感、洞察力和幸福感,等等。他进而将上述这些特征应用到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上,要求学校教育根据这些“自我实现者”的特征重新研究教学过程,设计教学方法,改革教学内容。马斯洛写道:“根据这种新的第三心理学(the new third psychology)……教育的终极目标——就治疗心理学来看——是帮助一个人成长为最富有人性,使他的最高级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与实现,使人臻于最佳的发展状态(stature)。总之,理应帮助他进入他能进入的最好境地,使他内在的潜能得以实现。我们称之为健康成长的东西,就是向着这一个最终目标成长。”